——冬奥的未来。
从另一个视角来看,冰雪少年也承载着冬奥的未来。
习近平经常勉励冰雪少年,“中国冰雪运动寄希望于你们”。借助冬奥会举办契机,中国通过教会一个孩子、带动一个家庭,“小手拉大手”的形式使得冰雪运动蔚然成风。这改写的不仅是“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”的历史,更是世界冬季运动的未来版图。
大众参与关乎体育未来。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组成,冬季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程度远不如夏季项目。2014年,当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提出中国“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”冰雪运动时,在场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为之动容。
有外媒以“宏伟的计划”描述中国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蓝图,特别称赞冰雪运动正成为中国孩子的一门必修课,并将此称为改变世界冬季运动的“巨大推动力”。
如今,这一愿景已然成为现实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10月,中国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.46亿人,18岁以下参与者就有0.46亿人。
中国冰雪少年,无疑是未来冬季运动图景中灵动的构成。
——世界的未来。
“一起向未来”,这是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,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。
2018年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观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时,习近平说,比赛令人振奋,从中也看到了两国青少年的友谊。普京则说,希望这样的青少年冰球运动能成为两国友谊的新纽带。
冰球场上,你来我往才精彩,你追我赶共进步。冰球少年所呈现的,正如人类对未来世界的向往:于团结合作中互利共赢。
这与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不谋而合——国际奥委会将“更团结”加入到奥林匹克格言中,就是呼吁世界合作共创未来。
体育超越国界,友谊在少年中滋长,未来在此刻书写。
与冰雪少年在一起,习近平讲述一个“向未来”的冬奥故事。正如他常言,“自古英雄出少年”,如今冰雪少年初长成,他们在冬奥故事里写下的是中国与世界广阔的未来。(完)(图片素材来源:新华社、中新社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网)
出品人:陈陆军
总策划:王晓晖
监制:张红、夏宇华
策划:郭金超
统筹:梁晓辉、王凯
主笔:邢翀
视觉|编辑:张舰元、李雪瑶、马学玲
运动员在内容创造领域如何发力?业界分享成功经验******
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(刘星晨)第三届ECOTIME体育年会于1月10日落幕。本次年会以“守·望”为主题,旨在回顾2022“体育大事件”的同时,对“未来新趋势”作出展望。体育行业内数百位嘉宾出席,对体育营销、运动员拓宽发展道路等多个问题展开探讨,并分享他们眼中的2022体育年。
年会伊始,ECO氪体创始人骆达阐述了“守·望”的定义:“守”即守正,是以核心竞争力迎接冲击;“望”即瞭望,是看到体育产业更大的未来。年会上半场,围绕“体育大赛年”这一关键词展开。
北京冬奥会上,隋文静/韩聪组合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。此次,隋文静带来了《女性,诠释体育力量》主题演讲。作为“焦虑型自律的终身学习者”的隋文静,仍在不断地学习和尝试,并通过自身力量为冰雪运动发展助力。隋文静以一位杰出女性运动员的视角,分享了她对未来体育产业的展望。
过去的一年,在大赛加持下,运动员的曝光度随之增加。越来越多运动员加入了内容创作的行列,与大家分享赛场外的自己。如何保持长期的热度,搭建个人事业,是运动员乃至体育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。ECO互娱负责人林君娴在《短视频,重塑体育行业的价值》演讲中,从数据与案例入手,剖析了ECO互娱体育经纪与体育MCN的业务架构。
她表示,近年来短视频让每项运动走向更广阔的大众,让体育文化遍地开花。体育内容的多维发展,也为运动员与运动领域达人带来了不小的价值提升。
年会下半场以“未来新趋势”为主题,嘉宾们就虚拟体育、AI技术等新兴议题分享经验、展望未来。
随着中超和CBA等国内赛事宣布回归主客场赛制,体育场馆这个城市体育血脉延续的重要载体,也将再度焕发生机。那么未来这些场馆究竟该如何利用?
体育建筑设计公司POPULOUS是卡塔尔世界杯卢赛尔体育场设计交付团队的重要一员。本届年会,POPULOUS董事、中国区执行总裁常雅飞,通过《大型场馆,从“活”下来到“活”得好》的主题分享,详细探讨了先进、运营成熟的大型体育场馆都有哪些成功的产品因素和价值标准。
在年会最后,举行了“氪体颁奖典礼”,共颁发了14个重量级奖项。其中,“年度最具商业价值路跑赛事”奖项授予杭州马拉松,“年度最具突破体育联赛”奖项授予PEL和平精英职业联赛……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盈彩网地图 |